更新時間:2016-04-12 作者:重慶日報
開欄語:
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,為創新發展、綠色發展提供堅實的產業依托,才能增強國民經濟整體競爭力,做大財富總量,為協調發展創造基礎。從今天起,本報推出“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”專題報道,向讀者介紹我市各個有代表性的新興產業門類,以及有代表性的新興產業企業,敬請關注。
企業名片
華非云控股公司
重慶軌道交通企業抱團出海的領頭企業,由微企“華非云科技公司”增資擴股而來,創始人為深圳華為返鄉創業者黃海。
成渝高鐵西出重慶近百公里,有一座靜靜的小鎮叫郵亭,這里因美食“郵亭鯽魚”而名噪一時。創業者黃海來郵亭已近兩年,他做的可不是餐飲美食,而是另一門大生意:組裝輕軌交通的車輛和全部機電系統,并賣往數千公里之外的印度尼西亞。
最快到2018年初,印尼萬隆市的居民將坐上重慶制造的輕軌。以萬隆為突破口,此后幾年,重慶輕軌將拓展至印尼雅加達、巴厘島等地市場。
700節輕軌車輛將從郵亭下線
郵亭鎮東部城郊的工業園里,幾座小山丘被推平后形成一塊巨大的平地,幾臺吊車從卡車上吊起鋼梁,再依次插入座基。施工現場旁邊,另一座鋼結構廠房已見雛形。
黃海介紹,今年6月,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廠房群將建成投用。屆時,來自青島某機車廠的輕軌車廂外殼,將在這里裝配上“重慶造”機電系統和指揮系統,成為機車信號一體化的整車。
廠房群的西側,即將鋪建1.5公里軌道,試驗性整車車輛將在這里耗時兩個月,來回行駛共5000公里,測試產生數千條數據。數據將自動傳送至研發中心,后者根據國際范例,對車輛進行數輪調試。
上述試驗性生產和試運行,將讓輕軌車輛獲得最佳的安全和環保指標,以更高的質量標準投入量產,并獲得國際安全認證機構“勞斯認證”的國際市場通行證。
按照目前的訂單量,首期工程——印尼萬隆輕軌一號線共128公里,需要700節車廂。這意味著,在2018年末前,重慶郵亭的這座廠房里,將有700臺輕軌車輛下線,從郵亭出發乘坐平板大掛車,從重慶果園港下水,經上海進入太平洋,直抵印尼。
重慶輕軌產業抱團出海
輕軌車輛抵達印尼,只是黃海“大生意”的第一步。印尼輕軌項目所需的軌道、車站、售票乃至整個運營系統,將全部由黃海提供。
據悉,僅萬隆輕軌工程,涉及的投資總額折合人民幣就高達300億元,加上已經簽訂意向性協議的雅加達、巴厘島等地市場,投資總額將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。
事實上,進軍印尼市場,并非黃海的獨門生意,它是重慶輕軌產業鏈各個企業的一次集體抱團出海。就輕軌車輛而言,除車廂外殼來自青島,其余技術和設備,將全部由重慶企業提供。例如,通訊信號系統來自重慶華非云科技公司,安全屏蔽系統產自川儀公司,高低壓電氣系統則由機電集團提供。
軌道系統方面,在印尼鋪裝的軌道將有望由重慶單軌公司研制,在重慶本地生產,和輕軌車輛一樣,經江海聯運至印尼,重慶將外派技術人員和工人現場施工。道岔系統,由重慶中船重工生產,也可能原裝出口,再由重慶企業自己外派人員去安裝。“以萬隆項目為例,300億元投資,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產品來自重慶。”黃海介紹。
重慶輕軌在走出國門的同時,還將服務于重慶本地的交通建設。據透露,從成渝高鐵郵亭站至大足龍水湖的一條長約12.5公里的輕軌線路,目前已經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,該項目采用PPP模式,最快將于今年末完成投資框架設計。
重慶微企撬動海外千億工程
令人難以置信的是,完成上述大手筆、推動重慶輕軌產業鏈走向海外市場的黃海,其創業歷程,始于微企。
前些年,從華為返鄉創業的黃海,創辦了微企華非云科技公司,主營單軌交通通信及信號承載網絡。
不過,由于國內其他城市輕軌交通市場尚不成氣候,重慶本地輕軌工程數量也有限,盡管華非云營業額年年增長,黃海卻一直擔心公司技術和產能閑置。
2014年5月,印尼駐華大使蘇更·拉哈爾佐率團來渝參加“渝洽會”時,表達了引進重慶單軌交通的意愿。當年10月,重慶與印尼西爪哇省達成建立友好關系、開展多方面合作的意向,作為隨訪企業家代表的黃海向西爪哇省政府官員提出,希望能參與當地城市軌道建設,得到對方肯定答復。
但印尼方面需要的是全套單軌項目,而不是其中的一套系統或某幾項技術。換言之,承建方既要有雄厚的財力支撐,又要有包括土建、道岔、機車和通信等在內的全套工程技術資源。華非云一條都不具備。
黃海獨辟蹊徑,他以未來工程的部分投資額作為注冊資本金,與一家香港投資機構共同發起成立華非云投資公司,重慶華非云通訊公司占股75%。在此基礎上,黃海先后找到中國工商銀行等9家銀行,說服他們以華非云“金融后盾”身份,為印尼單軌項目提供授信。
以重慶輕軌產業鏈為“背景墻”,并憑借上述中資財團,華非云拿到了萬隆市單軌工程整體承包權。此后,黃海將項目總承包權分包給重慶輕軌產業鏈的其他企業,并在郵亭建設總裝基地。自此,一家曾經的小微企業,借助資本實現蛻變,成功撬動海外千億級工程。